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中心概况 技术队伍

技术队伍

陈梦

陈梦.png


姓名:陈梦

职称:实验师

岗位类别:实验教学

所在实验室:中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

工作邮箱:chenmeng1031@163.com

教育经历:2010.09-2013.07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  硕士学位

研究专长:植物雌激素作用机制研究

实验教学课程名称:病理学、病理生理学、病理与病理生理学、形态学、疾病学基础

管辖仪器设备名称:显微互动系统

研究项目: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项,主持校级课题4项,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,参与省部级课题3

论文:

[1]陈梦,陈瑶,杨向竹,.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参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[J].现代药物与临床,2024,39(03):578-585.

[2]陈梦,储著朗,贾娟,.20002022年病理生理学教学研究领域的文献可视化分析[J].中医教育,2024,43(06):33-39.

[3]陈梦,储著朗,费宇彤等.病理实验教学文献的计量学研究及可视化分析[J].医学研究杂志,2023,52(11):203-208.

[4]陈梦,储著朗,赵福建等.机能学实验教学研究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[J].中国现代医生,2023,61(28):36-40.

[5]陈梦,李姝玉,杜庆红,张宇忠,任丽薇,张洪影,费宇彤,杨向竹,储著朗.“虚实结合”模式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[J].医学研究杂志,2022,51(03):157-159.

[6]陈梦,石丹宁,张则业,刘佳,何悦双,颜倩,赵丕文.四物汤在大鼠脑和骨骼肌组织中发挥雌激素样效应的机制研究[J].中国医药,2021,16(10):1580-1584.

[7]陈梦,石丹宁,张则业,何悦双,颜倩,赵丕文.四物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[J].中国医药,2021,16(12):1917-1920.

[8]陈梦,李姝玉,任丽薇,王谦.对中医药院校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探析[J].教育教学论坛,2020(35):380-381.

[9]陈梦,任丽薇,赵福建,李姝玉,王谦.数字化技术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[J].教育教学论坛,2020(09):376-377.

[10]崔丽霞,孙丽萍,赵丕文,刘欣,石丹宁,陈梦*.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[J].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9,39(04):475-479.

[11]陈梦,刘欣,吴丹,石丹宁,孙丽萍,赵丕文.植物雌激素抗氧化应激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[J].中国医药,2019,14(03):463-466.

[12]陈梦,王谦,李姝玉,任丽薇,赵福建.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体会浅谈[J].考试周刊,2019(21):193.

[13]陈梦,汤轶波,杜庆红,王谦.中医药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探析[J].考试周刊,2019(05):18.

[14]陈梦,吴丹,王谦,李姝玉.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思考和启示[J].考试周刊,2019(04):16.

[15]陈梦,汤轶波,赵玉青,白雪,刘振权.中医药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[J].辽宁中医杂志,2018,45(04):890-892.

[16]陈梦,李姝玉,任丽薇,赵福建,吴丹,王谦.推进中医药院校教学实验中心的发展建设[J].教育教学论坛,2018(50):275-276.

[17]陈梦,赵丕文,孙丽萍,武虹波,赵笛.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雌激素效应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[J].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7,37(11):1218-1221.

[18]陈梦,赵丕文,赵笛,武虹波.中药植物雌激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江苏中医药,2017,49(04):82-85.

[19]陈梦,王谦,李姝玉,任丽薇.关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[J].考试周刊,2016(62):164.

[20]陈梦,赵丕文,孙丽萍,臧金凤,王婧瑶.雌激素受体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作用[J].中国医药,2015,10(06):926-927.

[21]陈梦,赵丕文,臧金凤.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机制[J].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4,16(06):44-47.

[22]陈梦,赵丕文,陶仕英. 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[A].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.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[C].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: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,2013:2.

[23]陈梦,赵丕文,孙艳玲,孙丽萍.红花及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环球中医药,2012,5(07):556-560.

参编教材:《疾病学基础》实验讲义 校级教材 编委